時至今日,溪谷探險(溪降)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戶外探險活動之一。其中的垂降裝置則是主要的裝備,早期主要都是使用經典的八字環,但經由技術的演進,目前已經有很多專為溪谷探險活動的垂降裝置被開發出來。
但有趣的是,到目前為止還是有蠻多的愛好者,使用最經典的八字環。因為在新裝置陸續開發的期間,八字環的愛好者,也同時開發出很多不同的應用方式。
Petzl 的第一代 Priana 可視為第一個大量被使用的溪谷探險裝置,後面幾代的設計有所不同,不在此進行說明。與八字環相比,Pirana 主要針對下面幾個操作考量上進行改善:
- 裝設方式
八字環標準的模式需要取下裝設,而在溪谷有水流的環境下,經常會發生掉裝的情況。因此Pirana採用不須取下裝置,直接入繩的方式。不僅讓設定速度加快,也改善在水流下操作的安全性。
不過這個部分,現在的溪谷探險者也開發出,使用八字環時裝設用低摩擦力模式,加上迴繞扣環增加摩擦力的方式來做到不取下裝置。不過就是要收緊的時候比較麻煩,一般適用於較粗的繩徑。
- 預防垂降中鎖死
由於八字環的轉折部分,在通過部分地形時,可能會因為推擠形成雀頭結而卡死。這個問題一直有被提出,雖然小編從來沒有在實際操作上看過。這部分在Pirana的改良就是讓轉折處直接進入扣環。
另一個大家比較少注意到的改良部分是裝置與扣環的固定,這個設計會在裝置壓在岩石上時,會形成一個三角空間,讓繩子不至於被壓死不動,這個設計是蠻大的改良差異。
- 鎖定方式
由於八字環的主要大量使用是在攀岩或是其他的垂降應用,一般來說所使用的繩徑都比較粗,也沒有水流的影響。 而在溪谷使用時,如果是使用較粗的繩徑,還是可以使用原本的鎖定方式,也就是將繩子用八字環壓住的方法。但後期大家發現,使用溪谷專用繩時,或是有水的情況下,原本的鎖定方式變得有點困難,甚至有些初學者,因為操作時,無法制動進而就無法進行鎖定。
但這部分在Pirana由於有動態調整摩擦力的設定,因此即使是在懸空垂降時都相當容易,但是操作上還是需要幾個步驟,因此這也是其他裝置主要改善的重點.
這部分在Pirana就是採用先增加摩擦力到動態鎖定的狀況,再進行鎖定,在溪谷操作時就變得相當容易而且親民。八字環的鎖定,近年來也有很多的愛好者開發不同做法,但大多不是很直覺的作法,有長期操作安全的顧慮。Pirana 也有非官方的鎖定方式。
- 摩擦力調整
動態增加摩擦力的功能,主要的顧慮是長距離垂降時,在剛剛開始垂降時,由於繩索本身的重量,會讓本身垂降的制動力很高。但垂降到中後段,由於繩索的重量減少,導致制動手需要的力道增大,在部分情況甚至會發生無法制動而墜落的問題。
因此Pirana有設計動態增加摩擦力的功能,也可以進行動態鎖定的設定,這個部分在使用9mm左右的溪谷繩或是攜帶較重物品時,相當好用。這個功能過去來說就只是加分而已,不過近年來細主繩開始被考慮使用,這時候就是能不能用的問題。
對於細主繩的應用,八字環要用也不是不行,但就需要找到適當的摩擦力增加模式,而且就必須在一開始就設置好,大多數的方法都不能中間再增加或減少.。但對於Pirana來說,就只是繞圈數的問題,操作上相當容易,因此這功能是近年的溪谷專用裝置必須要有的功能。
結論
由於上述的主要四項改善,目前我們都會建議學員直接使用溪谷專用裝置。對於小編來說,目前八字環最大的價值,是用於做阻擋式的可釋放架設,由於操作相當簡單,因此深受很多溪谷探險者的喜歡。
如果架設後未曾進行釋放,就是個簡單的阻擋裝置,缺點是工作站變得比較混亂,而且回收時卡住的風險比較高。但由於溪谷探險並沒有上方攀登確保的需求,因此現在小編個人偏好是用MMO來做可釋放系統,所以八字環就在家裡當作是歷史裝置了。
技術的演進都是由繁入簡,因此對我來說,八字環已經不算是溪谷探險的裝置了,但如果你熟悉操作的話,且了解在小繩徑主繩使用的風險,八字環也還是一個價錢合理且耐用的裝置。
Sam Y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