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yoning Level 2 Course
ZA高級溪谷探險認證
ZA高級溪谷探險認證,是屬於ZA休閒溪谷探險的的最高層認證,主要是針對高技術性的溪谷探險活動所設計。這個課程會包含進階的繩索技術、自我救援以及面臨困難溪谷地形所需要的技術。此一課程並非初學者課程,由於內容難度較高,建議有相關經驗的朋友參加。
單日課程 : 從2025年開始,學員可選修單日課程,課程有溪谷繩索技術、溪谷固定點及溪谷繩自我救援。上完三日工作坊後,可參加第四天的溪谷實作工作坊。完成四日課程並通過指導員評估,可取得高級溪谷認證。
課程日期 :
- 完整課程 : 2025.10.10~12 四天單日課程,不需過夜。
- 單日工作坊 : 單日課程,不需過夜。
- 2025.10.10 - 溪谷探險_繩索課程
- 2025.10.11 - 溪谷探險_自我救援課程
- 2025.10.12 - 溪谷探險_固定點課程
- 完整課程:4天,新台幣 14000 元整,費用包含講師費、保險、公用裝備以及溪谷探險技術手冊一本。(午餐、交通、個人裝備 需自理)
- 單日課程:課程前三日課程 (溪谷繩索、溪谷繩所自我救援 及 溪谷 固定點),可選擇單日報名,單日課程費用新台幣 5000 元,費用包含講師費、保險、公用裝備。上完三天課程,可報名上第四日之溪谷課程,費用2500元。(午餐、交通、個人裝備 需自理)
課前要求:
課程日程表及主要內容 (課程地點會依實際狀況進行調整)
Day 1 :溪谷探險繩索技術 (繩索練習場地)
- 完整課程 : ZA 初級溪谷探險認證 或 同等能力
- 單日課程 : 請在報名時,備註欄填寫溪谷、攀登或繩索救援相關經驗進行報名審核。
Day 1 :溪谷探險繩索技術 (繩索練習場地)
- 進階裝備介紹
- 器械上升技術 - 使用單向滑輪及簡易上升器
- 引導上升
- 引導垂降
- 雙繩上升
- 繩上轉換 - 上升, 垂降, 過繩結, 橫渡
- 可釋放系統
- 天然固定點
- 岩栓架設及選擇
- 岩釘設置
- 被動岩械設置
- 引導系統架設
- 固定點系統架設
- 無痕架設系統
- 雙端釋放系統
- 繩索自我救援基本原理
- 摩擦力考量
- 機械省力系統
- 動力釋放結及水手結
- 下放
- 拖拉
- 接近掛接
- 斷繩救援
- 休閒溪谷帶領員
- 接近繩繩定
- 撤退上攀設定
- MMO 上方確保
- 垂降確保
- 行程計畫考量
- 無痕溪谷
- 繩索管理
- 休閒團隊帶領
- 風險管理
- 緊急脫逃繩及細主繩
- 溪谷溝通
- 露宿考量
- 人員固定點
- 救生衣
- 安全帽 (需有 CE - EN 1385 激流安全帽 或 CE - EN 12492 登山安全帽 認證)
- 安全吊帶 (需有 CE - EN 12 277 type C 認證)
- 防寒衣 (全身式,厚度至少3mm)
- 溪谷垂降裝置 (建議:Sterling Ropes - ATS)
- 溯溪鞋 (不含釘)
- 可調式個人挽索 (Petzl - CONNECT ADJUST, DUAL CONNECT ADJUST, DUAL CANYON GUIDE)
- 8 x 有鎖梨型扣環 (需有 CE EN 12275 認證)
- 縫合普魯士繩環(Sterling Ropes - Hollow Block)
- 2 x 120cm長 Dyneema 縫合繩環
- 10mm寬, 240cm 或 180cm 長 Dyneema 縫合繩環
- 小型上昇器 (Petzl - Basic)
- 爪式滑輪 (Petzl - MICRO TRAXION)
- 哨子 (FOX40)
- 蛙鏡
認證通過人員名單
- 蔣志律 (2024)
- 趙威丞 (2022)
- 陳柏諺 (2022)
- 溫家秀 (2022)
- Arnaud Guerbet (2022)
- 程文鐸 (2022)
- 薛仲廷 (2022)
- 黃祥維 (2021)
- 宋承恩 (2021)
- 游玉坤 (2021)
- 林逸智 (2021)
- 魏宏哲 (2021)
- 蕭欽鴻 (2021)
- 史慶昇 (2021)
- 呂葆光 (2020)
- 楊珺翔 (2020)
- 侯家閔 (2020)
- 陳浥溶 (2020)
- 陳彥佑 (2020)
- 莊正炎 (2020)
- 張亨民 (2020)
- 吳秉洋 (2020)
- 林毅豪 (2020)
- 王仁揚 (2018)
- 郭俊貴 (2018)
- 黃正丰 (2018)
- 王學仁 (2017)
- 張國煜 (2016)
- 盧清隆 (201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