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有一個有趣的研究,在戶外技術中,野外急救是最容易忘記的。也就是說即使學了之後,因為使用機會很低,這樣的話為何需要學野外急救?
這個部分就需要區分為基礎WFA野外急救以及高階WFR野外急救員,兩個部分來討論。
WFA 野外急救
這個課程的定義是學員可以在休閒的團隊之中,進行自我救援以及輔助專業野外急救人員。但其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預防,也就是避免意外的發生,因此WFA野外急救的課程比重上,有蠻大的一部分是屬於在野外應該如何預防發生問題。包含裝備的準備、食物以及不同環境下的考量。也可以即時辨識出可能的風險而進行迴避。
當然急救的技術還是主軸,但就一般學員來說急救本身是比較陌生的,大多數還是停留在家處理簡單問題的概念,而在課程中,指導員會講解實際上在戶外的考量,所以對於剛從事戶外活動的朋友也是很好的開始。
WFR 高級野外急救員
WFR的定義是針對相關戶外從業人員,包含戶外嚮導、森林工作者或是長天數的戶外活動者。課程會導入較深入的醫學觀念,並導入團隊救援的概念。與WFA相比是非常進階的課程,因此課程中就會著重救援和醫學觀念,這是預設學員已經具有完整的戶外能力或是已經從事嚮導工作。對於從事大量戶外活動者或是戶外工作者這是相當需要的基礎。
如何記得住,而且會用?
即使是高階的WFR,學員大多在兩年左右就會幾乎忘光所學的技術,更別提在實際問題發生時要如何使用。下面分享幾個做法:
- 複訓:
另一方面是技術的更新,因為急救的準則及做法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每年都會有所變化,其中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加壓止血帶的使用。早期認爲使用會有高度截肢風險,因而取消在野外使用。但經過美軍在戰區的實測,幾乎沒有早期認知的風險,因此在近期的野外急救技術上又恢復了加壓止血帶的使用。
- 整理急救包:這是我自己的方式,在每一次的行程前後,都重新整理急救包。除了確認物品足夠外,也會重新思考行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,並思考要如何處理。
就如同文章一開始寫的,急救就是會忘記的技術,但是基礎會在。至少我們會知道什麼狀況我們無法處理,或是需要立即對外求援。因此野外急救絕對會是你必須要學的第一堂課,就如同我們顧問Ben跟我們說的:
『重要的不是你會什麼,而是你不會什麼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