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登山基本技術] 目標設定 - 你真的不用這麼趕!

上周我們剛完成兩堂野外急救課程,有學員問到

"當有隊員發生問題時,是否會讓沒問題的隊員繼續行進?"


我聽到這問題時,非常驚訝的問學員"你有這麼趕嗎?",接著解釋我們對這方面的考慮,這本來只是個課程中的小插曲。

"你有這麼趕嗎?"

但昨天我看到下面這山難訊息時,我決定將部分的想法寫出來,提供大家在登山目標設定上的想法。

【山難報導】慟!夫妻檔能高縱走身體不適 妻子尋獲卻已不幸往生
 (取自自由時報電子報) 2018-10-18 20:10

花蓮縣空勤今天上午出動直升機,將花蓮3名救難人員送到萬里池往南尋人,但傍晚5點趕到第二獵寮時,妻子已不幸往生。(花蓮縣消防局提供)

〔記者花孟璟/花蓮報導〕台北2對夫妻共4人結伴縱走能高安東軍,其中1人出現高山症,導致行動緩慢,走6天才到萬里池,且有糧食不足的情況,腳程快的一對夫妻前天傍晚已走出奧萬大,至於高山症的夫妻檔昨晚自行走到第二獵寮營地過夜,未料妻子身體狀況衰弱,丈夫今天下午將太太留在獵寮、走到手機有通訊處求救時,還稱「太太狀況有好轉」,但傍晚救難人員在第二獵寮找到人時,妻子已不幸往生。

花蓮縣消防局二大隊長王明忠說,今天上午申請空勤黑鷹直升機,上午7點18分起飛,將第2梯次3名救難人員送到萬里池降落,往南推進救人。而中午南投縣消防局也申請直升機,下午1點多將救難人員載到萬大南溪溪床起登,試圖「南北夾擊」尋人。花蓮縣消防局說,今天早上有山友打電話到消防局說,妻子體能狀況比丈夫還糟糕,臉色蠟黃且相當虛弱,至上午出發前仍在營地休息。

在第二獵寮接觸到夫妻檔的邱姓山友今天在網路留言說,他在第二獵寮後面小坡接觸到2人,女士有十二指腸潰瘍,已2天沒有進食,且虛弱無法移動。王明忠說,據同仁回報,今天下午3點多時,救難人員有接獲丈夫的電話,第二獵寮因手機訊號不通,丈夫將妻子留在獵寮,自行走到有手機訊號的地方求救,當時還說妻子狀況有好轉。不過,傍晚5點左右,南北兩批救難人員先後抵達第二獵寮營地時,卻發現女山友已經往生,救難人員合力移動遺體,計畫再申請直升機至萬大南溪溪床將遺體送下山。

縱走能高安東軍的2對夫妻共4人,是10日從南投屯原入山,原訂15日出奧萬大,其中一對夫妻腳程較慢,夫有高山症、妻也有跌倒情況,當時行程已多拖2天,評估預計昨天(17日)可慢慢走出奧萬大,由於15日上午7點最後一次通聯後就沒有後續聯絡,家屬17日中午報案;不過,腳程較快的夫妻已於17日傍晚先走出奧萬大。

這是個令人難過的消息,但是如果是你會怎麼做?

拆隊先走-絕交分手的捷徑!

就我個人而言,全部的人一起下山是最大的目標,除非有必要對外求援。 老實說,當學生問我拆隊先走的問題時,我完全不能接受和理解。因為如果是自組隊,參加的大多是朋友,而當發生事情時,我們要做的事留下來,提供實質或是心理上的協助。我知道好幾個事件,並不是嚴重的山難。而只是其中一位隊員,走的比較慢,其他人就決定先走。在當下,這位隊員會因為團體的壓力,表示接受,但下山之後,這件事情會記一輩子,導致不再往來。而更糟的狀況,就是因為最後無人支援而導致遺憾。

"真的沒有這麼趕!"

當行程規畫時,就必須將延誤時間規劃進去,以及發生問題時,需要的準備時間。但更重要的是在團隊組成時,就必須明確的確定目標,就ZA來說,就是一起回來。這是登山團隊管理的重要基本技術。

為何共同目標是重要的?

在一般的隊伍中,都會有一位擔任領隊位置的人員,不論是不是自願的,都會自然或被指定產生,而大多是在看文章的各位。如果沒有事先溝通共同目標,當問題發生時,不是由領隊決定,或是其他的"態度"來決定,也就是所謂的團體霸凌,因此在心理壓力下,就會提出"你們先走"這樣說法。若真的有事情發生時,先走的人會以此當理由"他說要我們先走的",這種狀況在現在的網路揪團很容易出現。因此領隊或嚮導就必須要有處理的能力,而我們的建議是需要完整的出發前溝通,特別是長天數的行程更要如此。

高山症的基本觀念 - 下撤

在高山症處理方式上,雖然有很多不同的預防性用藥,或是暫時處置用藥,但都無法取代下撤。因此如果無法短時間內得到直昇機救援,就必須進行下撤,這一點是選擇路線上非常關鍵的項目。因為很多路線,如果在中段發生高山症,就必須要上上下下,而無法一路下撤,此時除了風險提高外,也相當考驗團體自我救援的能力。

基本技術的重要

當我們在學習登山時,會接觸到很多令人眼化療亂的技術,但重要的還是基本的技術,像是隊伍管理,路線選擇這些項目。因此我們非常強調系統化學習的重要。基本技術不會待你登上聖母峰,但會讓我們戴著美好的回憶,安全的回家!

S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