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暖進階對策 - 為什麼穿不暖?

當冬季來臨,常在戶外的朋友就需要長時間保暖的服裝,在一般的登山書籍或是課程中都會提到簡單的洋蔥式穿法原則,但是很多人還是會覺得穿不暖,到底是為什麼? 這裡就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,來說明穿不暖的問題。


Q: 已經買了貴貴的 Gore Tex 外套,為何還覺得冷?

因為你穿的是雨衣! 我經常在戶外用品店聽到經驗不足的店員會跟客人說『買Gore Tex的外套很保暖!』, 但是事實上這是誤導的說法,因為Gore Tex這類型的外套是阻隔外界的風和水,是屬於洋蔥式穿法的『絕緣層』並不是保暖層,因此只能說有好的阻隔效果,可以減少風寒效應和水寒效應,因此如果沒有搭配適當的保暖層,還是沒辦法達到保暖的效果。

Q: 已經穿的跟進口超大洋蔥一樣了,為何還覺得冷?


如果身體無法提供足夠的熱源,再多的保暖層都沒有用,就像是把冰棒放進保溫杯,反而  會減緩融化,包的很多反而會形成『保冰』的作用。

這時候你需要的是熱源,但提到熱源,很多人會想到暖暖包,但暖暖包因為基本原理的關係,不但重量相當重,而且有產生垃圾的問題,因此我們會建議攜帶500cc的非保溫瓶,出發前裝滿滾水,再用襪子或毛巾包好,放進接近身體的地方,會有很快發熱的效果,而且水也可以拿來喝。 如果是需要更長時間的話,攜帶一個輕便型的攻頂爐,有需要時就可以煮熱水,這樣就持需有自製的暖暖包了。

Q: 我全身包的超緊,襪子穿了好幾雙,為何還覺得冷?

當包的過緊時,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差,因此會使得末梢的血液量減少,因此血液無法有效的藉由循環提供熱量,這時像是腳趾或是手指溫度反而會下降,所以會覺得很冷,因此解決的方式是不要穿著過緊的鞋襪或是手套,確保有良好的血液循環。

冷到空氣的水氣都結冰了


Q: 保暖層有不一樣嗎?

在洋蔥式穿著的概念中,最複雜的部份就是保暖層,市面上有琳琅滿目的各式保暖材質,哪些材料是比較適合的? 這裡針對各種保暖層,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想法。
  • 羽絨填充
這是我個人最愛的保暖層,主要的優點是輕量、保暖度高。但如果有劇烈運動時,例如冰攀、重裝上山時,我不會穿著羽絨,因為行進間會有大量的蒸汽,此時不論是否有穿著絕緣層,在特別冷的環境下,都會有水氣在內部凝結,此時除非是防水羽絨,不然一般的羽絨材質會因為水氣而減少蓬鬆度,因而失去保暖度。因此會比較適合非激烈運動時,也可以調整行進腳步減少蒸氣的產生。
  • 化纖填充外套
現在的化纖外套,已經可以達到保暖度相當高的程度,由於化纖本身抗水性較佳,因此比較適合運動時穿著,但要注意的是,還是要選擇剛好的保暖度,也就是在出發時,會覺得有點涼的程度,才不會有反潮的問題。

冰河行進時,穿著化纖的外套
  • 刷毛外套
過去這是我們在學生時代蠻愛的選擇,主要是因為價格便宜,但問題是體積相當大,而且因為沒有空氣阻擋的功能,而且體積不會膨脹,因此保暖度會比化纖填充或是與羽絨填充差。
  • 超輕薄風衣
這是我個人蠻喜歡的選擇,由於體積和重量都很小,有些風衣也有很好的防潑水功能,因此可以結合保暖層做組合,一般來說,風衣不屬於保暖層,但就個人經驗,風衣的阻隔效果還蠻好的,可以用來做溫度調節用。
  • 羊毛
羊毛是貼身保暖的最佳選擇,而且羊毛的特性是即使濕了也會有一定的保暖性,不過主要就是使用在薄的內裡為主,因為厚的羊毛外套,相對來說體積和重量還是比較高的。

Q: 保暖層的穿著有順序嗎?

這是很少人會提到的,因為熱動力學還蠻複雜的,所以很難用文字說明或是有絕對的關係,例如,風衣就不一定要穿在保暖層的外部,在很冷的環境下,直接穿在排汗層的外也有蠻好的功能。這部分會跟大家的保暖層類別有關,建議大家可以做一下排列組合,會有很令人驚訝的保暖度差異。

Q: 我不喜歡戴帽子,可以只戴圍巾或圍脖嗎?

由於頭皮包含有大量血管,因此熱很容易從這裡散失,將近一半熱的散失都是從頭部,因此沒有保護頭部的話,很難達到保暖的效果,取代的做法可以用頭巾方巾把頭包起來。

魔術頭巾是很好用的保暖裝備

Q: 我戴了羊毛手套,為何在戶外還覺得冷?

手的保暖穿法其實是類似身體的穿法,只是不需要排汗層,還是需要保暖層和防風防水層,大多數的手套都是將這兩層結合再一起,而一般休閒的羊毛手套,並沒有防風或防水的功能,因此在戶外還是會透風或溼掉,因此這類的羊毛手套,建議要在外加一層防水手套,這樣才會有比較好的保暖效果。

Q: 下半身應該如何保暖?

很多朋友經常或忽略下半身的保暖,所以上半身穿的超多,下半身可能只有穿一件一般的褲子,所以還是會覺得冷。因為褲子本身的體積比較小,而且穿很多會影響活動的能力,狀況會類似手套的部分,但由於活動時容易出汗,因此,一般有填充的保暖層比較少用在下半身的保暖,一般來說在很冷的狀況,可以穿著戶外運動用的羊毛或保暖褲在內層,中層穿著防磨的褲子,建議有防潑水處理較佳,如果不是正在下雨或下雪的狀況,這樣應該就可以應付,如果氣溫較低或是有下雨/下雪的狀況,可再穿上外面防水透氣的雨褲。

也有另外一種較厚的軟殼褲,含有內刷毛,並且具有較好的潑水性,由於只需要穿一件,因此活動力相當好,當然價錢也會高出許多,相當適合寒冷環境下的攀登活動,但是要注意這是不能完全取代雨褲的功能。一般坊間也可以買到含有化纖填充的褲子,但大多數不是為了專業攀登所設計,不過還是有一定的保暖效果,而且價錢會好很多。

要有"暖",才能"保"

討論保暖策略時,大多數都貨集中在如何保暖,但是事實上如果無法產生足夠的熱,保暖的效益是很差的,除了了解熱流失的路徑外,也需要保持身體發熱的狀況,包含:
  • 隨時補充水分
  • 隨時補充熱量
  • 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
但如果還是不行的話,只好尋求外部熱源,例如之前提到的自製熱水暖暖瓶就是蠻好的選項。

希望大家在冷冷的冬天裡都可以盡情的享受戶外活動!!

Sam Yang
ZA Senior Instruct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