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肢固定只用三角巾是不夠的!
野外傷肢固定需考慮B.U.F.F |
- Big (大的)
- Ugly (醜的)
- Firm (堅固的)
- Fluffy (蓬鬆的)
一般常見傷肢固定的問題
支撐物直接接觸皮膚
由於在學習時,學員都不是在受傷狀況,也不會長時間在包覆的狀況,因此會忘記支撐物跟皮膚接觸並加壓後,會導致傷者疼痛,會甚至是導致受傷變更嚴重。
因此,硬的支撐物應該跟皮膚中間有足夠的填充物。
未考慮晃動問題
若是手部或是肩部受傷,傷者是有機會走出去的,這時候要考慮行進時整個固定是否會晃動,避免移動期間碰撞或是整個固定鬆掉。
無法檢查CSM
由於在野外時間較長,因此固定物可能會移動,或甚至是影響循環,因此即使做固定還是要可以露出手指或腳趾檢查CSM
有時會發現因為要做很堅固的固定,而將整個傷肢包覆起來,完全沒辦法檢查,這樣是不行的,必須要保留可以檢查CSM的空間
- Circulation 循環
- Sensation 感知
- Movement 移動
填充物不足
由於很多教學僅僅使用三角巾做模擬,因此在實際執行固定時,就會發生填充物嚴重不足的問題,也就是固定不夠大也不夠醜。有學員會覺得包得好看就是好的固定,但實際上好看並沒有幫助,重要的是穩定傷肢不要有進一部的傷害。
支撐物不足
支撐物不足包括支撐物不夠長,或是不夠堅硬,傷肢固定原則是必須要包含傷處的前後兩個關節或肢體,例如小腿骨折,就必須固定腳踝及膝蓋,
有時救援者會選擇太短的支撐物,而沒有固定到前後兩端。而支撐物如果強度不足,也會導致整個固定失效,例如過細或是簍空的枯枝。
這裡僅摘錄部分傷肢固定的原則以及常見問題提供給大家參考,完整內容會在野外急救相關課程中教學,此處資料僅作參考使用。
Sam Yang
SOLO Certified WFR
WFA Training Assistant
[相關課程]